金属学及金属工艺论文_典型生产工艺对无碳化物 

文章目录

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

1.1 试验材料

1.2 试验方法

2 试验结果及分析

2.1 微观组织形貌

2.2 典型生产工艺对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影响

2.3 典型生产工艺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力学性能的影响

    2.3.1 踏面硬度

    2.3.2 单轴拉伸性能

    2.3.3 轨底残余应力

    2.3.4 断裂韧性

    2.3.5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

3 提升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服役性能优化方向

4 结论

文章摘要:基于矫直、回火和在线热处理3种典型钢轨生产工艺,采用不同工艺组合工业试制5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;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、透射电子显微镜、背散射电子衍射法和X射线衍射法,分析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的微观组织;采用布氏硬度、单轴拉伸、锯切应变片法、冲击韧性、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速度测试等试验,研究典型生产工艺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矫直使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中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自12.44%降至10.6%,有利于促进亚稳态残余奥氏体的转变;回火稳定残余奥氏体,提升冲击韧性20%以上;在线热处理降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,提高屈服强度19%以上,尤其能提高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,对轨底残余应力的影响不大。据此,为了综合提升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的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能,在提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同时增大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,以提升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。

文章关键词:

项目基金: